顶端新闻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朱小旭 唐志浩
近日,邓州市人民法院张村法庭运用“3231”多元解纷工作机制,成功化解一起因共用排水沟引发的健康权纠纷。承办法官联合村级党员调解员、驻庭调解员三方联动,通过多轮耐心调解,最终促使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了鲜活范例。
2024年 11月初,村民张甲在未与邻居张乙协商的情况下,擅自在两家共用的排水沟上砌筑隔墙。张乙认为此举会阻碍正常排水,随即出面阻拦。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断升级,最终演变成肢体冲突,造成张乙受伤住院治疗19天,产生医疗费等各项损失共计1.3万余元。公安机关对张甲进行了“行政拘留+罚款”的行政处罚。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金莉莎立即启动“3231”工作机制,组建由“法官+党员调解员+驻庭调解员”的调解组。在调解过程中,法官采用“两次情绪疏导”工作法,先分开疏导平息对立情绪,再联合疏导重建沟通渠道。在“老马调解室”的多轮调解中,三方调解力量各展所长:法官着重厘清法律责任,核算医疗费用等赔偿标准;驻庭调解员老马运用“背对背”调解技巧,分别指出张甲动手打人的违法性和张乙沟通方式的欠妥之处;党员调解员则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优势,以“共用排水沟历史”“远亲不如近邻”等情感纽带软化对立情绪。经过多轮情理法交融联合调解,张甲最终诚恳道歉并同意赔偿,张乙也主动降低赔偿要求,多年的邻里关系得以修复。
下一步,张村法庭将继续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如我在诉”司法理念,不断深化“3231”工作机制的实践运用,以更精准、更高效的纠纷化解方式,筑牢基层社会治理的司法防线,为辖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注入持续司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