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新一轮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启动。此次院士增选工作除了在名额上有所增加外,中国工程院首次提出“8个名额主要用于支持民营科技领军企业的候选人”。为民营企业人才设置专项名额,有助于进一步优化院士队伍结构,更好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民营企业在我国科技创新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24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状况报告》显示,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国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50%以上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广大民营企业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应该且能够发挥更大作用。
顶尖科技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也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高端科技人才短缺是我国民营企业加快科技创新的瓶颈之一。此次院士名额向民企倾斜,体现了国家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有助于引导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民营企业,让更多民营企业愿意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当然,想让民营企业真正成为顶尖科技人才汇聚的高地,仅靠院士增选名额的调整远远不够。一方面,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对民营企业科研的支持力度,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帮助民营企业在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上取得更大突破;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自身也要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创新环境。
对于广大民企科技工作者而言,要自觉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大力发扬科学家精神,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常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