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沧州市供销社全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两年累计带动230个村集体增收达410万元。
自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供销社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出台后,沧州市供销社组织系统服务主体投身试点项目。短短两年间,服务绩效面积从7.85万亩大幅增长至19.1万亩,累计带动230个村集体增收达410万元。今年更是争取到试点绩效面积30.8万亩,涉及补助资金2340万元,届时将惠及更多小农户和村集体。
在巩固传统“耕、种、管、收”等生产环节服务的基础上,市供销社大力推动业态融合。7个县级供销社依托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资直供业务,有的还创立自主品牌,以质优价廉的产品赢得市场认可。同时,创新性开展柴油配送服务,为全市农业机械提供一站式支持。此外,供销社现有的农机队伍已基本实现北斗定位监控系统全覆盖,通过终端可实时监控农机作业位置,实现线上即时指挥调度,作业效率大幅提升。
为满足农民多样化需求,供销社推出“按需定制”服务模式。农民可自主选择耕地、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收割、销售等多个服务环节。供销社提供服务的作物类型也从单一的玉米、小麦,拓展至油菜、高粱、苜蓿等多种农作物,形成“粮、油、经、饲”结合的多元格局,有效解决了部分农民“不想种、种不了、不划算”的难题。
目前,全市供销系统全资、控股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已达29家,其中18家已入选全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名录库。
(记者 崔儒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