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乌当区下坝镇在谷坝村开展了一场生动活泼的“理论宣传二人讲”。下坝镇党委宣传委员许君娴和下坝镇党建办副主任代逸青,以一人讲理论、一人讲实践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给现场的党员和村民代表。
龙广路街道“理论宣传二人讲”现场。 乌当区委宣传部/图
近年来,乌当区全面推广“理论+实践”互动宣讲模式,以“小切口”阐释“大主题”、“小故事”讲透“大道理”、“地方话”解读“新思想”,广泛开展“理论宣传二人讲”活动,形成了“当然有理”宣讲品牌,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群众、入脑入心,成为乌当区理论宣讲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
2023年以来,乌当区先后组建“理论宣传二人讲”队伍44支,重点打造“二人讲”宣讲队伍13支,组织开展“理论宣传二人讲”活动270余场次,覆盖全区干部群众1万余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精选培优,锻造“专兼结合、新老传承”的宣讲主力军
乌当区结合本地实际,在区直部门、中小学校、乡(镇、街道)中组建了一支支政治过硬、思路新颖、理论扎实、贴近群众的宣讲“轻骑兵”,坚持“受众在哪里,宣讲就搬到哪里”的宣讲原则,把宣讲台搬到田间地头、村居广场、工厂车间等一线,不断扩大宣讲辐射力,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在队伍组建过程中,乌当区始终坚持“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扎实、语言表达能力强”标准,遴选优秀的党校教师、乡(镇、街道)宣传委员、村党支部书记等作为“讲理论”宣讲员,挖掘实践经验丰富、人生经历感人的社区工作者、产业带头人、劳动模范、业务能手等为“讲实践”宣讲员,通过“理论+实践”的组合,形成宣讲员优势互补、“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有机融合的“理论宣传二人讲”队伍。
同时,建立宣讲员动态管理库和长效培养机制,积极搭建理论宣讲交流平台,通过集中展示、示范观摩、实战宣讲等,不断提升宣讲员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表达能力。
2023年6月,贵阳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传二人讲”现场展示活动,乌当区宣讲队伍获得全市一等奖;2024年12月,贵州省运用“理论宣传二人讲”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普及展示活动,乌当区宣讲队伍斩获全省一等奖。
深耕内容,打造“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宣讲生命线
新创路街道宣讲队伍聚焦老旧小区改造,以“从老旧小区看城市基层治理”为题,通过列举原交通局老宿舍楼改造、煤棚拆迁改造等具体事例,讲述了基层党组织在推动落实党的政策方针过程中,如何协调各方力量、凝聚群众智慧,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痛点,让抽象的理论在具体的治理实践中变得可感可知。
下坝镇宣讲队伍紧扣农村“五治”,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主题,通过讲述“文明积分”“红黑榜”等基层治理实践经验,深入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政策宣传与乡村生活深度融合,让基层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
在开展“理论宣传二人讲”过程中,乌当区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按照“一地一题”的宣讲思路,并结合各地具体实践中总结的经验设计宣讲主题,通过讲述乌当故事、乌当实践,阐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推动理论宣讲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
深化创新,拓展“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宣讲新境界
日前,乌当区开展主题为“重温三线情 谱写新型工业化新篇章”的“理论宣传二人讲”网络宣讲直播活动,区委党校教师孙宝娟和贵阳新光实业有限公司党务专员周璇现场宣讲,吸引了500余人次观看直播。
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乌当区不断探索创新路径,着力在宣讲阵地、宣讲形式、机制保障上下功夫,创新推出了“三微宣讲”,推动“理论宣传二人讲”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跃升。
“三微宣讲”即“微讲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区活动室、坝坝会等,随时随处向群众开展“面对面”宣讲;“微平台”,依托“活力乌当”新媒体平台搭建网络课堂,并开展理论宣讲视频直播,延伸宣讲阵地,让宣传一键通达;“微银幕”,依托“送影下乡”活动,开展“映前宣讲”,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党的好声音。
目前,依托“三微宣讲”,乌当区“理论宣传二人讲”已覆盖全区党政机关、企业学校、乡镇(街道)、社区(乡村)等各领域,宣讲阵地从城市向农村、线下向线上不断延伸,党的创新理论“声声入耳、浸润民心”。
接下来,乌当区将培育更多高素质宣讲人才,精心雕琢更具思想深度、贴合群众需求的宣讲内容,努力在宣讲形式上更进一步、范围上更广一度、效果上更实一分,持续推动“理论宣传二人讲”从“声”入人心向“行”见于效转化,擦亮“当然有理”宣讲品牌,为全省持续打造更具影响力的理论宣讲高地贡献力量。
记者 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