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汪洋 设计 王汝吉



图源 视觉中国
近年来,永辉、山姆、盒马、胖东来等零售巨头纷纷在卖场开辟餐饮区,通过现制美食的“烟火气”延长顾客停留时间。
传统商超中泾渭分明的零售货架与餐饮空间,正逐渐打破边界,形成“餐超融合”的新零售生态。
详情点击>>
潮声丨“餐超”一体化,1+1如何大于2

“餐超”一体化重塑线下零售价值
“餐超”一体化模式,是现代零售业格局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它不仅是简单的业态叠加,更是在消费行为变迁和市场竞争加剧双重驱动下零售业态的战略演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价值创造、竞争策略和体验经济的经典案例。
首先,这种模式是线下零售市场需求端发生重大转变的直接产物。如今,消费者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仅希望获得便利和高性价比,同时也追求一种综合性的体验。超市内融合餐饮,将采购食材这一日常事务,转变为集美食、购物于一体的体验,精准地满足了这一需求。这种“即买即食”的一站式服务,为消费者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也让消费者获得额外满足感。
其次,“餐超”一体化是在“内卷加剧”的零售行业中一种高效、差异化的竞争策略。面对电商平台的巨大冲击,线下商超面临巨大压力。通过引入餐饮,商超创造了纯线上零售商难以复制的差异化优势——新鲜食物所带来的“烟火气”。这成为了吸引客流、延长顾客停留时间的关键因素。根据报道中提到的麦肯锡数据分析,引入餐饮服务可使超市客流量提升15%至20%,顾客停留时间延长30%。
最后,这种融合通过交叉销售和范围经济的原理,创造了“1+1>2”的协同效应。如报道所述,在物美超市,许多顾客为了“肉蛋堡”等明星产品专程前来,并会在购物后捎带点别的食物或者日用品,从而带动了其它商品的销售。在运营层面,该模式实现了供应链的深度整合。例如,盒马通过产地直采,确保餐饮区和零售货架的食材同源,这不仅保证了“看得见的新鲜”,也显著降低了损耗率,优化了成本结构。
总结起来,“餐超”一体化是体验经济时代线下零售的商业创新。一方面将高频的餐饮消费作为流量入口,带动相对低频的零售业务,另一方面,利用零售的供应链优势为餐饮的品质和成本提供保障,形成了一个强大、相互赋能的商业生态。这种创新也预示着未来零售业的竞争,不再仅仅是商品的竞争,更是消费场景和综合体验的竞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