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日,广州天河石牌村热闹非凡!裹粽、龙船采青、派龙船丁(饭)……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端午节民俗活动轮番上演,一众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深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共同迎接端午节的到来。
据了解,石牌村龙舟文化历史悠久,近年每逢端午节,石牌村都会举行一系列龙舟文化活动。传统的龙船采青有什么讲究?龙船丁又有什么寓意?5月25日,石牌村这场迎端午活动为你一一解答。


龙船采青:三代同舟,文化传承
当日下午2时半,石牌新涌里,石牌村正在举行龙船采青活动,现场彩旗飘扬、人头涌动。
村民群众早早来到涌边,为停靠在岸边的7条龙船精心“扮靓”。他们先将扎着红绸球的龙头、龙尾安装至船身,接着架好锣鼓,依次插上各色罗伞、百足旗、神斗。

经过一番装饰,龙船变得精神抖擞、威风凛凛,宛如蓄势待发的“神龙”。随后,村里的父老郑重地将禾苗安放在龙船头和龙船尾,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随着锣鼓声起,站在船头船尾的旗手一边用力挥旗,一边上下䟴,桡手们跟着鼓点节奏划桡(即船桨),精神抖擞地在石牌新涌来回划三遍。之后,他们齐齐出发前往珠江口,迎接今年的新龙船“回家”。当8条龙船齐聚石牌新涌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两岸村民群众热情高涨,共同见证这一热闹场面。

在龙船上,不乏父带子、爷带孙的,更有家庭三代同堂齐齐来扒龙船的。威哥一家便是如此,威哥的儿子俊翰今年9岁,他身着迷你龙船衫,手持鼓槌,站在龙船鼓旁,有模有样地敲起鼓来。
“咚!咚!咚!咚咚!咚!”鼓声清脆有力,节奏明快,气势如虹;威哥坐在旁边,手持木桡,熟练地划着,不时地抬头看看儿子,脸上满是骄傲的笑容;而他的父亲荣叔则稳稳地站在龙船头,为龙船把控方向,确保行驶平稳。
威哥说:“小时候我阿爸带着我来扒龙船,现在我带着爸爸、儿子一起来扒龙船,三代同堂参与龙船活动,共同传承龙舟文化。”
龙船丁(饭):龙精虎猛,添丁添福
体验完采青活动后,当然少不了一顿充满美好寓意的龙船饭。下午4时半,在安居房二三期小区,厨师大显身手,为村民群众现场烹饪龙船丁(饭)。

据了解,石牌村的龙船丁包含了叉烧、红萝卜、沙葛、青瓜、彩椒、红衣花生等食材。大厨们熟练地将所有食材切成大小均匀的丁状,随后将其倒入大锅中翻炒。不一会儿,一大盘色彩丰富、锅气十足的龙船丁便出炉了。
村民纷纷前来领取龙船丁(饭),讨个好意头。潘伯介绍:“粤语中‘丁’代表‘男丁’‘人丁’,吃过龙船丁饭,添子添丁添福气。小朋友吃了龙船丁饭会龙精虎猛、身体健康。”
据悉,自2023年起,石牌三骏企业集团(石牌村改制公司)连续三年举办端午传统美食分享活动,现场制作并向广大群众免费派发五月粽和龙船丁(饭)。

该集团董事长池锦玲表示:“通过开展传统美食制作分享活动,让村民在唇齿留香中感受浓厚的节日韵味,体会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希望能通过本次活动提高村民对优秀岭南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接下来,石牌村将陆续开展招景、趁景等一系列端午节活动。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钻莹 通讯员:池焰铖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 通讯员:池焰铖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多